2013年,张书迎老师千里迢迢跋山涉水,从遥远的江苏来到大凉山昭觉民族中学支教。这六年,他带出了两个成绩优秀的高中班,早起晚睡,从无怨言;这六年,他承担了几十个针对昭觉贫困山区大大小小资助项目的繁忙工作,从不言累;这六年,他走访了几百户贫困彝族家庭,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昭觉的每个乡村;这六年,他四处筹款,圆满了几千个贫困彝家学子几乎中断了的求学梦。花甲之年,本是儿孙绕膝,贻享天年的时候,他却孤身一人远赴异乡,只为了一个受贫困折磨的民族,一群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,用瘦弱的身躯为这片土地撑起了一片晴空。这六年,我们一直被这位花甲老人感动着,一声声张阿普表达的是所有受助学生和老师最真心的敬意。 因为身体不便,张书迎老师即将暂时离开昭觉回到山东,7月8日,昭觉民族中学为他举行了一个简单却包含深情的欢送会。一声声真诚的“张阿普”,一句句几乎哽咽的话语,一双双含着热泪的眼睛,每个人都有千言万语要说,每个人又都不知道说什么,只有一次又一次用鞠躬这个最简单的肢体语言表达谢意。 最后,昭觉民族中学勒勒校长做了简单总结,并向张老师呈上学校为他准备的小礼品--一套彝族漆器碗,希望张老师在遥远的山东,在端起木碗的时候,能记起遥远的大凉山,能感受到大家崇敬思念的心意。 



|